当金竹、
香竹、薄竹、
甜竹的新笋长节有叶之时,文山州的少数民族就要做
竹筒饭。竹筒饭用新鲜的金竹、香竹、薄竹、甜竹的竹筒做容器,是在每一节竹子中盛水盛米,一般用宽大的蕉叶、
粽粑叶封口,米可用糯米或香米。

吃筒竹饭,古已有之。那时,上山打猎,出远门做活,不便带锅带碗,只能就地取材煮制
竹筒饭。而今,因竹筒饭色美味香,节庆时,人们仍好吃竹筒饭。
公元前340年,爱国诗人、楚国大夫屈原,面临亡国之痛,于五月五日,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,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,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。以后,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,每到这一天,人们便用竹筒装米,投江祭奠,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:筒粽的由来。